中国港湾斯里兰卡区域公司总经理张晓强: 南亚基建需求大 中企由承包转型投资提升竞争力
中国港湾斯里兰卡区域公司总经理张晓强: 南亚基建需求大 中企由承包转型投资提升竞争力
中国港湾南亚区域中心
他表示,南亚处于连 接东 西 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位置,经济也快速发 展,区域内基础设 施建设仍有较大缺口,除了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需求也越来越大。
关于企业长期规划和战略,张晓强认为,企业从承包商向投 资商角色转变,才能保证自身竞争力。
中国港湾的母 公司中交建几年前 即已提出“五商中交”战略,目前斯里兰卡区域总公司每年合同额约有40%多与投资有关。
“我们在路桥、电力设施、地产和工业园区等领域都规划了投资项目,一些已经落地。
”他说。
南亚潜力大需注重区域规划
《21世纪》:你如何评价南 亚市场的特点?
张 晓强:南亚地区国家都曾是英国殖民地,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政府效率较低。
从经济发展看,南亚 地区在全球板块上是个洼地。
过去几年,南 亚平均经济增长 速度很快,印度、 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GDP增长都在 6%-7%,斯里兰卡也有4%左右。
这个地区人口基数也很大,印 度12亿,孟加拉 2亿,劳动力资源充足。
过去七八年间,中国开始逐步 往境外转移产业,第一轮是向 东南亚,慢慢这个趋势蔓延到了南亚,因为东南亚的中低端制造业也开始有升级需求,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涨,来南亚投资潜力很 大。
《2 1世纪》:日本 、韩国的工程承包企业在 这里也 有布局,中企的优势如何体现?
张晓强:的确, 20 00年时,日 韩企业在这里影响力最高,过了八九年,中国企业已成为主导。
包括在 孟加拉,过去四五年中,中国承包商也已成 为主流。
一开 始中 国企业占成本优势, 后来我们开始拓展项目类型,从 原先的港口建设转为“上岸”,开始做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成了样板工程。
港口建设较封闭, 公路项目相对更开放些。
也是从那时起,我 们对这个市场的理解更加深刻。
以斯里兰卡为例,2006年,我们拿 下第一条高速公 路项目,从此成为这里的主流承包 商。
2009年斯里兰卡内战结 束后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中国资金开始进入,包括国开行的商业贷款等。
当时斯里兰卡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基 础设施,但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提供的资金有限,且周期较长,中国资金的进入让大量中企得以在这里投资,并站稳脚跟。
借助这样的平台,中企在这 里的管理运营能力也得到提高,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
《21世纪》:工程承包项目在这个市场的 发展趋势怎样?
张晓强:最 初,工 程项目都是注重所在国的 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国与 国之间的互联互通。
这一步逐渐做好后,我们开始关注片区的规划建设。
以科伦坡为例,虽然现在我们只有科伦坡港口城,但实际上科伦坡整个大的 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推动 ,未来大量配套设施也要发展。
一 开始规划的只是主要干道,但未来还要考虑轻轨系统、垃圾处理、水处理基础设施项目 。
这几年,在我负责的这个市场,有 些国家也开始有这样的趋势,比如泰国提出的东部经济走廊、 柬埔寨的西哈努克经济区,孟 加拉国也想依托 吉大港建设工业园区等等。
从承包商向投资商转变
《21 世纪》:中国港湾在 南亚、东南亚10 个国家的布局很多,如何考虑各个国别的策略?
张晓强:工程承包上,我们还是比较关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缅甸的机会,这三个国家的基础 设施水平相对来说还处于洼地。
但在印度,我们的模式正在改变,更多地从承 包商转变为投资商,从资本角度切入市场。
尤其是印度自身承包实力就很强,过去20年,没有一家外资工程承包商能在印度占据主流位置。
所以虽然我们在 印度还有一些项 目,但已逐渐向投资方向转变。
斯里兰卡国家小,基建需 求高,负债压力较大,我们在这里的角色转变也越发明显,孟加拉国 也在跟随斯里兰卡的步伐。
《21世纪》:具体来说,在这些国家的业务如何体现从承 包商向投资商的角色转变 ?
张晓强:2006年时,港湾一年的合同额是5亿美元左右,现在一年的合同额达140亿美元,增长非常快。
斯里兰卡 区域总公司的收入大概在平 均值之上,各项指标都还不错,业务指标也连续几年排名比较靠前。
这几年,我们区域公司的合同额要求都是15亿美元左右,其中传统的公路 、桥梁承包工程每年也就3亿到4亿美 元, 新兴工程领 域,像房 建、水处理、垃圾 处理等,也会带来3亿到4亿美元收入,剩下大概7亿美元,过去两年基本和投资有关。
《21世纪》:投资的7亿美 元都涉及哪些资产?
张晓强: 第一个是交通基础设施,如港口、路桥等项目投资,路桥项目已经有落地的了。
在电力、 水处理基础设 施方面也有些投资,这些以政府为主体采购的项目风险较小, 也较稳定。
另外,在地产板块,我们在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的一个酒店集团投资了一个度假村。
不过, 地产方面的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竞争优势也不明显,我们更愿意做一些特色性项目,比如旅游业相关设施 。
在 孟加拉,我们在吉大港投资了工业园区,规模较大。
单讲工业园区的投资收 益是比较低的,但它可以 为未来发展提供很大帮助。
随着许多产业入驻 ,作为平台,我们可以对不同产业有所了解,有好的产业也可以通过入股 进行投资。
《21世纪》:从投资项目合作 模式看,你负责的这些 市场里 ,PPP模式是否成熟?
张晓强:不完全成熟。
我负责的区域这10个国家里 ,以前大部分项目都以国家政府的投资为主,在越南、缅甸、泰国和印度,也有一些私 人企业投资的项目,但也出现了一 些私人投资商无法履约的情况。
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大部分国家逐渐开始采用PPP模式,比如印度许多项目都转为PPP,把一部分投资商无 法承担的风险分摊给政府。
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也在学,但目前还没有成功案例,也没有成熟经验 。
世界银行正在 帮斯里兰卡成立委员会,专门做PPP项目研究。
实际上,这样的项目不是直接从别国引进就可以实施,当地法律还 需要完善,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也要转变。
多元化人才需求上升
《21世纪》:在南亚市场深耕多年后,现在还有什么困难 和挑战?
张晓强:政治环境的不稳定还是为企业带来了不小风险,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会对 业务有影 响,另外,这里政 府的效率确实还比较低。
从内部来说,从承包 商向投资商转变,使我们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求他们在专业上有扎实基础,还要有良好的沟 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现在我们对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降低,反而需要多专 业背景的人才,尤其是投资、公共关系等专业背景。
我们想发展投资业 务,如果人员不具备这 样的能力,业务面临的风险便很大。
《21世纪》:海外人员管 理方面,是否难度比较大?
张晓强:当然会有些文化差异。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企业走出来,也应该更加国际化,然后逐渐 属地化,一流的全球企业 在各个市场雇佣的大部分都是当地员工。
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尽可能地和国际接轨,也尽可能地进行 文化融合。
我们不能完全以中国人的角度看待当地员工的工作风格,也不能以本地人的思维看待中 国企业,这需要磨合。
从斯里兰卡区域总公司的情况看,我们有许 多优 秀的本地员工, 他们真正地在发挥作用,但我们还要思考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职业发展路径。
作为这里 的外企,我们 提 供的待遇和条件都不错,团队建设也让本地员工对我们认可,专业技能上他们也接受了很好的培训,但从长远来 看,我们要考虑如何解决他们长期职业规划的问题。
`(
中国港湾斯里兰卡区域公司总经理张晓强: 南亚基建需求大 中企由承包转型投资提升竞争力中国港湾南亚区域中心
(所属部门:昆明国旅旅行社客服部)
相关云梦县问答
- 2021-05-27斯里兰卡僧王私人行程访广西都安安福
- 2021-05-27乌鲁木齐面积(中国所有城市面积排名
- 2021-05-27中国行政区划——广东省茂名市
- 2021-05-27海外见闻丨斐济劳托卡之中国印象
- 2021-02-244年减贫6万人中国唯一仫佬族自治县罗城
- 2021-02-24中国邮政速递物流
下一篇:南亚基建市场开发也在转型
以上是免费给大家的参考信息,所有旅游线路均是云南省内旅游路线组合而成。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站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