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季风研讨会议•科罗拉多州天气什么时候转热
国际季风研讨会议
科罗拉多州天气什么时候转热
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雅章谈季风研究思路 中国气象报记者杨梅菊报道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季风研讨会上,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刘雅章(Ngar-cheung LAU)的报告主要是探讨精度很高的季风模拟系统对于中国梅雨、寒潮等现象的模拟程度。
结论是,与精度50公里的观测相比,系统模拟的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这说明,季风研究的应用还是不错的。
如果对基本天气情况的模拟达到一定水平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厄尔尼诺等对于东亚环流的影响如何,以及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基本的气候系统都模拟出来的话,这些研究会更从容。
”刘雅章说。
刘雅章介绍,正如日本的松野先生提出的,当前季风研究的难点就在于我们如何处理热带对流这个问题。
对流能影响到降水的强弱,而且它在1到10公里这一很小尺度空间里进行,之前提到的50公里尺度的模拟已经是精度很高的模式,但面对热带对流仍然束手无策。
所以,季风研究需要精度更高的模式。
目前,科学家们不能处理这些问题时便采取参数化手段,这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发展一个比较好的模式,这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现在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已经多了一些,这是国内季风研究的一大进步。
但是如果说从教授到研究员再到学生,每一个层面的交流都达到更加频繁的程度,多看西方学术文章,多了解外国专家对不同季风区的观点,多一点例如这次会议,那么我们的研究所受到的启发会更多。
刘雅章认为,国内的观测做得很好,理论方面也不错。
但数值模拟方面应该再加大力气,模拟是气象研究里最重要的部分。
而且,专家们应该增强沟通,做观测的不应该只做观测,做理论的也不应该只埋头做理论,做模拟就可以把观测和理论结合起来,做到查漏补缺,相互启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金海谈东亚季风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路 中国气象报记者郑菲 孔岩报道 东亚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可谓有目共睹,那么我国的科学家对其的研究思路是什么?在研究中又遇到了那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金海。
有关季风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近年来决策服务的“无缝隙”需求,给天气和气候的监测、预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东亚副热带季风对中国天气气候异常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东亚副热带季风研究和业务应用对汛期监测、预测及国家减灾防灾工作十分必要。
“目前业务部门主要开展南海夏季风活动的监测、预测以及南海夏季风爆发后东亚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的推进及强度变化的监测、诊断工作。
每年的6月至8月汛期雨带或雨量的预测是短期预测的重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金海告诉记者,“然而,每年3月中下旬江南地区就率先进入雨季,但对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的这段雨季的监测和预测尚未引起科学家足够的关注,而这恰恰又是农耕生产等服务工作所急需的,这对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东亚季风与南海季风的关系存在4个分歧 何金海说:“就目前来讲,推动中国季风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将东亚副热带季风作为季风研究深入和突破的重要方向。
通过建立研究基地,集中研究力量,形成强大的研究群体。
” 然而目前,虽然对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的建立时间和特征及其与热带季风雨带的关系,学术界已形成了若干共识,但是对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本质、驱动机制、建立特征、东亚副热带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之间的关系等4个方面,还存在明显分歧。
其一,学术界对早期的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的属性存在分歧。
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是从每年的3月底、4月初就开始了,南海夏季风是从5月中下旬开始的。
那么4月初到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雨季属于什么性质?春雨还是初夏雨?其二,对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的推动力存在分歧。
3月,东亚大陆(含青藏高原)大气由冷源转为热源,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的纬向热力差异反转。
东亚大陆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是否是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提前建立的机制,孰主孰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三,学术界对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本质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对于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本质特征还缺乏共识。
何金海指出,东亚副热带季风与东亚副热带地区梯度大值带(锋面)季节循环相联系。
其四,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建立早于热带季风雨季,在南海夏季风建立后,两者的雨带、强低空辐合带、强垂直运动带均是相互分离的。
分析表明,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不是热带季风雨带向北推进的结果,东亚副热带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共同影响我国东部旱涝,但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尚存在争议。
大气湿过程是影响季风形成的“第三推动力”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是季风形成的最大的、最基本的因素(第一推动力)。
亚洲大陆(含青藏高原)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热力差异在太阳辐射季节背景下所形成的季节循环可能是东亚副热带季风自身独立存在的推动力。
海陆分布所导致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影响季风的第二推动力,何金海还提出大气湿过程是影响季风形成的“第三推动力”。
所谓湿过程即指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及其辐合辐散进而形成季风降水的大气过程。
湿过程的重要性一直被季风研究工作者所重视。
何金海认为,季风环流中的湿过程将大范围的水汽输送集中到季风降水区,释放潜热,增强海陆热力差异,并引进云——辐射反馈过程,进而增强季风环流和季风变率的复杂性,可以认为湿过程是季风的第三推动力。
拓宽东亚季风研究的新思路 加强对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再认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将有哪些?何金海说:“加强副热带地区的观测,将观测资料和数值试验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的建立、发展和推进特征及其机制,进而建立东亚副热带季风的理论体系。
加强对3月底4月初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建立阶段的监测与预测,发展副热带季风雨带的监测、预测技术,将我国汛期监测预测的时间点提前,对做好服务工作是有意义的。
”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陈仲良提出必须加强冬季风研究 中国气象报记者杨梅菊 李欣报道 季风是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陈仲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包括夏季风和冬季风研究,具体则有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
陈仲良对夏季风的研究视野集中在华南地区,而冬季风就扩展到全国。
经过2008年年初的雪灾,陈仲良认为,加强冬季风研究是必须的。
他介绍说,目前,太多的科研力量都集中在夏季风的研究上,而冬季风就相对冷门,原因似乎在于夏季风因为降水量的不稳定而产生旱涝,对农业的影响十分显著。
而冬季雪灾和强冷空气虽然也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强的影响,但是因为这种影响毕竟要比夏季风隐蔽得多,所以,冬季风的研究仍未得到重视。
但是现在,加强冬季风的研究必须成为季风专家们的工作内容。
根据一系列数据,陈仲良发现,冬季的降水对某一地区全年的雨量有一定的影响。
从2003年开始,华南地区每一年冬季风都带来极少降雨,而夏季因为台风也少了,陷入干旱;另外华南用水越来越多,地下水抽得越来越厉害,冬天地下水水位很低,海水倒灌,所以在澳门、珠海、广州,人们喝到的水都是咸的。
陈仲良认为,水是国家安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对水资源循环的理解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
冬季风的变化是怎样的?是什么在导致冬季风这个短期和长期变化?这是目前我们需要迫切了解的,有了这个答案以后,我们就可能预报将来的冬季风情况,从而得出冬季风的降水对某一地区全年的雨量有着怎样的影响。
陈仲良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冬季风强弱对夏季风存在一定的影响。
例如,冬季季风很强,下雪会很多,那么太阳光被反射后地面吸收得就少,海陆温度差异变化就会比较缓慢;雪融了以后,地面是湿的,而太阳很快就把它蒸发了,那么地面的气温就没法提上去。
这些都是有可能导致夏季风强度的变化。
关键之处恰恰在于,从梅雨研究到华南的前汛期,我们对于这些现象形成及变化机理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虽然每次人们可能会预报出今年梅雨什么时候到,季风的爆发是早还是晚、强还是弱。
但是季风爆发的机理到底是什么?我们预报的准确度到底有多大?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无论是从华南到华中,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释。
反之,如果我们对季风的形成、爆发、中断再到爆发这一过程充分了解的话,那么季风的预报就会准确无误。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去探讨季风的爆发过程以及不同尺度的影响。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教授张智北畅谈东亚季风 中国气象报记者杨梅菊 通讯员仰美霖报道 东亚季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气象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日前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了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季风委员会主席,美国海军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ate School)教授张智北(Chih-Pei CHANG)。
记者:传统季风预报倾向于长期预报,从2004年开始,季风的概念向各个尺度发展,是什么促成了这种变化? 张智北:季风这个课题是季节性的,西南风东北风会有季节转换是因为海洋和大陆之间的温差关系。
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很多人提到季风都不会先想到风,而是指雨水。
比如印度这个农业大国,农民们对雨水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因此讲到“monsoon”他们先想到的是“rainfall”,西方国家也是这样,他们讲到很大的降水一般都会说“好像是‘monsoon’一样”。
只有在中国,“monsoon”直接照阿拉伯原文翻译成为季风。
而国外则是“monsoon winds”才是指“季节风”,而季风带来的降雨就是“monsoon rain”。
传统观念认为,季风是海洋与大陆相互作用下的大尺度季节的转换,季风带来的降水今年多了,明年少了,所以就是年际变化,这些想法都是基于大陆和海洋相互作用的理论。
但实际上,中国夏季风带来的洪涝属于中小尺度的剧烈降雨。
因为强降水并非是平均分布在一个季节当中,而是集中在几天之内,预报出来还是没预报出来造成的灾害损失相差很大;同时,降雨是天气的产物,不能说是气候系统,因为它不是季节平均的下雨,而是在每日变换的天气系统之下的产物。
季风有很多尺度,不同的空间、时间都是季风系统的一部分。
记者:东亚季风在全球季风系统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张智北:东亚季风的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为世界所知,在他们来讲,季风就是要下很多很多的雨,再加上中国的梅雨可以南北移动,所以平均起来就显得很少,而印度是在同一个地方一直下,性质不一样。
25年以前中美第一次季风研讨会,陶诗言先生在会上作报告,提到东亚季风,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东亚季风。
1987年我编了一本书,请陶先生写了一篇关于东亚季风的文章,自此,东亚季风开始在英文文献中出现,有些人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
这些年来,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经济取得很大进步,关注东亚季风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记者:中国当前季风预报有着怎样的特点? 张智北:在中国,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梅雨地区,天气预报其实都是在预报季风,可以这样讲,亚洲季风就是亚洲的天气和气候加在一起,这是季风气候也是季风天气,所以,中国气象预报冬夏两季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报,基本上都是季风预报。
记者:世界的季风研究史上几个节点是什么? 张智北:总的来说,在世界季风研究史上,可以说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首先是人造卫星的出现带来越来越多的观测资料,尤其是以前我们无法观测到的海洋资料;其次是模式的改进,尤其是在气候上牵涉到海洋和大气的交互作用;还有一个突破就是速度很快的超级计算机出现。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约翰逊介绍美国季风研究 中国气象报记者李欣 杨梅菊 孔岩报道 为了解美国夏季季风的特点和影响,以及美国科学家在季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日前,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了应邀出席第四届国际季风研讨会的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H.Johnson)教授。
记者:请问美国夏季季风有什么特点? 约翰逊:相比亚洲季风来说,美国夏季季风的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始于7月上旬,并在9月初结束,往往持续大约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而亚洲季风通常始于6月,有时甚至5月就开始了。
记者:季风对美国有什么影响? 约翰逊:美国有夏季季风,但它比亚洲季风要弱得多。
尽管如此,它仍然非常重要,例如,在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等地区的季风期间,夏季的降水要比平常多。
因此,这对当地的种植业和水资源都非常重要。
季风也可能会给当地带来损失,美国的季风降水不像亚洲这么多,但是,美国西南部也可能发生洪水,如亚利桑那、新墨西哥这些地区都可能因为季风而发生洪灾。
记者:季风是否难以预测? 约翰逊:季风每年都发生。
对季风来说,预测它的开始时间更困难。
通常季风发生于7月,但有些时候它发生的早些,有时又迟些;另外,季风往往带来大量的降雨,但是期间也存在相对干旱的间隔,这种间隔很难预测;再者,特别是极端降雨事件难以预测,这在亚洲也是如此。
有时这与以特殊方式构成的风暴有关,或者遇到强风时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降雨。
特别在暴雨中,不论是美国还是亚洲,提前几天预报洪水的发生是非常困难的,有时甚至只能提前6小时预报。
因为这些形势很复杂,有时生成的云系可能无缘无故地消失了,有时又变得更强。
你很难预测哪个云团会保持强势。
随着数值模式的进一步开发,预报也有了进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进步。
这次会议上,对季节性降雨的预测仍然十分困难,并且是大的挑战。
但是我认为,未来预测的提高是很有可能的。
记者: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对季风有影响吗? 约翰逊:有人认为全球变暖对于季风是有影响的,他们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季风也变得更强。
但是人们尚不清楚全球变暖是否是季风变强的原因。
例如,事实上,中国北方的雨水近年来是减少的。
这个问题尚未解决,我认为它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还很难说。
我认为人类活动对季风可能产生影响,例如巴西森林的砍伐,这使得大气环流发生了改变,甚至可能减弱季风带来的降雨。
我认为CO2的排放很可能对季风也有一些影响,但这些并不确定。
随着CO2的增多,就意味着温度的升高,也意味着大气中有着更多的水蒸气,从而可能产生强降雨甚至极端天气事件,这对某些地区来说是可能的。
但是我们对区域性的影响也很不确定,有些地区降雨增加了,但有些却减少了。
我们需要更多区域气候变化和影响的研究,气候模型仍不完善,季风将如何改变还无法确定。
除此之外,气溶胶对季风的影响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
记者:未来季风研究的重点有哪些? 约翰逊:我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季风将如何改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外,季风在各地区之间是如何改变,全球变暖的区域性影响和整体影响,季风环流中洪水是如何形成等等。
季风是日本气候研究的重要领域 ——访日本全球变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名誉教授松野太郎 中国气象报记者李欣 杨梅菊 张永报道 日本全球变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名誉教授松野太郎参加了本次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季风研讨会,为了了解日本专家对季风研究的看法和日本季风研究的进展,中国气象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季风研究在日本有怎样的地位? 松野太郎:季风是全球性的,例如,北美季风、亚洲季风、澳大利亚季风、非洲季风等等,我们最关注东亚季风。
例如日本的梅雨(Tsuyu or Baiyu)季节、中国的梅雨季节对种植水稻等作物非常重要。
每年梅雨季节的降水是否正常在日本很受关注,许多科学家对此非常感兴趣。
有关的研究在日本也很重要。
在日本台风研究也很重要,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台风的预报是最重要的工作,如何准确预报则是关键。
很多气象学家对台风和季风的变化很感兴趣。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未来的变化,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梅雨的降水是如何变化的?台风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这样的话题在日本很受关注。
季风研究是气候学中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领域,北欧国家例如英国、挪威等国研究得比较多,但是这些地方受到的季风降雨的影响不如一些亚洲国家(例如中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受到的影响更严重,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对其进行研究。
记者:当前季风预测的难点有哪些? 松野太郎:季风是很难预测的,特别是季风降雨更难预测。
一些季风降雨例如印度次大陆的降水很难观测和预测。
由于季风降雨来自对流云,而目前的预测模型很难对其进行精细化预测。
一般的模型用的是100千米的尺度,而对流云非常小,因此对对流云预测是我们预测模型的软肋。
使用小尺度的模型能够精细化预报对流云,例如几千米尺度的模型。
日本使用20千米的大气尺度模型,相对准确,能精确观测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
日本很幸运拥有性能非常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这有利于精细化预报,例如2006年投入使用的一台超级计算机如今在世界上仍是非常先进的。
但是由于对流云很小,因此目前的预测还不够精确,如果有一天计算机的功能更强大了,我们就容易准确预测季风带来的降雨了。
记者:人类活动对季风是否产生影响? 松野太郎:在这次国际季风研讨会上有人讲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
根据一些季风试验模型的研究,气候变暖导致季风降水的增加,但是在我看来,气候变暖后不仅降水增多了,而且降水的极值也增加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
这也是对未来的猜测。
气候变化早已经开始,但是发现其对季风的影响不是很容易。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变化很微小,直到现在还是不容易发现。
但是如果没有气候变暖,在一定的时间里(以一二十年为时间段)降水也会发生高低不同的变化,即使是每年的降水也是不同的,在我看来,中国长江流域的降水有些多,但是这是否和气候变暖有关,还很难下定论。
因此,现在很难说发生的变化一定和气候变暖有关。
研讨季风前沿课题 提高实际预报能力 第四届国际季风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气象报记者郑菲 杨梅菊 刘晓林报道 为促进季风研究专家与预报专家对共同关注的季风科学问题进行合作与交流,10月20日,由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预报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国际季风研讨会(The Fourth WMO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nsoons)在京召开。
本次研讨会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热带气象研究计划(TMRP)和季风委员会(Monsoon Panel, “MP”)负责的每四年组织召开一次的系列性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是国际季风领域最重要的会议。
中国气象预报局长郑国光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郑国光说,国际季风大会的宗旨是理论与实践、科研与业务紧密结合的会议,主题将涵盖世界上所有季风区、所有空间尺度和所有季节,内容极为丰富,对全球季风预报业务各部门的工作将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灾害性天气频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与季风活动有关的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中国气象预报致力于增强我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因此,对季风科学研究十分关注。
据悉,本次会议将围绕四个议题进行讨论,即过去四年中新的研究成果和预报技术方法;季风研究的优先领域和新发展;获取季风资料的方法;提高季风预报能力。
来自世界各地的130多名季风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科罗拉多州天气什么时候转热国际季风研讨会议
(所属部门:昆明国旅旅行社客服部)
相关美国
- 2021-06-25(国际物流 快递发DHL到苏博蒂查快递 苏博蒂查天气什么时候去比较好
- 2021-06-12禄劝县天气气候(亚热带季风立体气候 禄劝县天气什么时候去比较好
- 2021-05-24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岛国际区号 格林纳丁斯岛天气情况
- 2021-05-11南亚地区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6南亚天气什么时候转热
- 2021-04-08南亚季风属常态,知识为本勿乱猜 3南亚天气什么时候转热
- 2021-04-08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 3南亚天气什么时候转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美国气候最好的城市
本站旅游线路是提供给旅游者的参考资料,所有旅游线路均是云南省内旅游路线组合而成。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站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