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之土默特左右旗
土默特之土默特左右旗
内蒙古土默特旗在哪里
一、部族演变
土默特自从登上了祖国的政治舞台,长期扮演着革命角色,在统治者的队伍里,她并没有高爵显位,一直处于被统治者的地位,但又在政治舞台上,经常崭露头角。
由于土默特人的坚强性格和卓越的素质,使她的民族至今不衰。
内蒙古有土默特旗,贝加尔湖有图瓦共和国。
元朝有秃马敦,唐朝有都波,辽金有阻卜。
大鲜卑山是他们的祖居之地,今日的嘎仙洞就是拓跋祖宗之窟。
二、学者观点
学者们以为匈奴冒顿东灭东胡,鲜卑东迁,乌桓南下,其实拓跋北上西伯利亚要比匈奴东来早得多。
所谓东胡,是指慕容瑰的祖先。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云:“慕容瑰,字奕洛瑰,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
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
分保鲜卑山,因以为号。
”至少,东胡联盟是以慕容之祖先部落为主的。
东胡与鲜卑拓跋似无关系,拓跋南下匈奴故地以前,已传六十七代,匈奴灭东胡,拓跋早已北上西伯利亚了。
《魏书·序纪》云:“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幽都是大兴安岭;《山海经》云:“有幽都之山,黑水出焉”,概因森林密茂阴郁有似幽冥之都。
大兴安岭之北的广漠之野,就是西伯利亚了。
再证以“逐女?于弱水之北”,弱水是嫩江,嫩江之北,也就是西伯利亚。
“南迁大泽”有二说,皆能成立。
一曰呼伦湖,确有一支迁回鲜卑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辽金时代,已发展成一个部众人多民性强悍的部落了。
《辽史》称之曰阻卜,金称阻?。
《辽史·文学上·萧韩家奴传》云:“阻卜诸部,自来有之”。
据《辽史》所说,阻卜在辽金边外,几乎是根生土长的了。
阻卜是拓跋的异书,卜音读跋,今日之土默特人仍读卜为跋。
阻?的?字是史官之误,卜亦读普音,金史写卜为?。
为什么又称塔塔儿呢?突厥文阙特勤碑文中有“塔塔儿吾之仇敌也”。
阻卜为拓跋之裔,与突厥有什么仇呢?正如方壮猷所著的《室韦考》中说的:“柔然灭后,东方有很大一部分遗族”,与当地土著错居,阻卜与柔然都是蒙古语族,外貌一样,外界无法分辨。
柔然自称檀檀(即大檀),讹为塔塔儿。
南北朝的南朝有称柔然为“檀檀”者。
阙特勤碑文和《蒙古秘史》所记之“塔塔儿”,正是“檀檀”之音变。
辽金以为皆拓跋之阻?,蒙古以为皆柔然之檀檀。
二者相混,族外人无法分辨。
最终皆为成吉思汗所灭。
柔然被突厥所灭,故称仇敌。
一曰贝加尔湖。
拓跋南迁大泽,应以贝加尔湖为标准,一因相距不远,二因贝加尔湖比呼伦湖大得多。
到达贝加尔湖的是拓跋主力。
贝加尔湖依然是丁零人的天下。
拓跋无立足之地,所以再度南迁。
这次南迁就困难多了,九难八阻,一是沮洳难行,一是丁零人的袭击,走了一年多,才到达五原的匈奴故地,拓跋力微就位后慨叹当年的“西部内侵,国民离散”。
拓跋南下时,很大一部分被阻,没有走出贝加尔湖的森林。
这一部分人发展壮大以后,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接受了突厥、蒙古的文化,到唐代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黠戛斯所属的木马三突厥之一的都波,后来演化为秃巴思,是为今日的图瓦;一个是蒙古的林木中百姓,独立存在的都波,《蒙古秘史》称其为秃马敦,与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朵奔蔑儿干结亲。
这里先说一说南下匈奴故地的主力,下面再交待图瓦与秃马敦的历史。
三、历史事件
曹魏黄初元年,岁次庚子,公元220年,拓跋力微在国民离散、部落衰微的形势下即位。
昔日之属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已不存在。
离卒离散,溃不成伍,只得寄人篱下,投高车没鹿回大人纥豆陵窦宪。
力微机智,以临危赠马,献纳亲女,取得了窦宪的欢心和信任,准许率所部北居长川(延水,今东洋河上游,在兴和附近)一席之地。
经过二十年的惨淡经营,离散的部众稍稍归队。
公元248年窦宪死,力微借故杀了窦宪的两个儿子,兼并了窦宪的部众,这才控弦上马二十余万。
又过了十年,在定襄之盛乐建立了第一个国都,其址在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
第二个都城是今日之大同。
元魏孝文帝再次迁都洛阳,自动放弃了民族语言和习俗,融于汉民族的文化之中,这在民族融合上,开创了先例。
后来到隋、唐、宋、元,拓跋这支庞大的队伍已经踪迹全无了。
魏孝文帝的这一着,着实扩充了汉民族的队伍。
尽管拓跋民族在中国已不复存在,但他的影响深远,在遥远的西方以至于波斯、阿拉伯等地还称中原为拓跋。
八世纪的古突厥碑铭仍称唐朝为拓跋。
在西域的某些地方还把汉人叫做“桃花石”,甚至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还能见到“桃花石”这种称谓。
拓跋力微的末年,“掠骑”抢来一个幼童,系来自狼图腾的蒙古勒部,故称之为“木骨闾”。
这样,拓跋力微就培养了本民族的掘墓人。
木骨闾子孙的柔然汗国,几乎与拓跋魏相始终。
柔然衰微,元魏也寿终正寝。
公元554年柔然灭。
四、分裂
公元534年拓跋就分裂成东西魏了。
公元550年东魏易姓。
公元557年西魏改朝。
蒙古勒就这样葬送了拓跋魏。
《隋书·铁勒传》云:“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山据谷,往往不绝。
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诸姓。
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金山西南有……康国北傍阿得水则有……得嶷海东西有……拂懔东则有……北海南则有都波等。
虽姓氏各别,总谓为铁勒。
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
”文中的韦纥是唐之回纥,今之维吾尔。
白山是天山山脉东部之支脉,阿得水是伏尔加河,得嶷海是巴尔喀什湖,拂懔指东罗马,北海是贝加尔湖。
隋代都波已不再是鲜卑拓跋 了,被纳入了铁勒。
《新唐书(回纥传》云:“回纥,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铁勒;其部落曰韦纥、薛延陀、契?羽、都播……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碛北。
”
唐代的都播(波)是铁勒民族中回纥联盟的主要成员。
《唐书》在回纥之下,为都波立传曰:“亦曰都播,其他北濒小海,西坚昆,南回纥,分三部,结草为庐,无畜牧,捕鱼鸟兽食之,衣貂鹿皮,……。
”小海是贝加尔湖。
所谓小海,是对北冰洋而说。
坚昆即唐之黠戛斯,今之吉尔吉斯。
都波是以狩猪为生。
《新唐书·黠戛斯传》曰:“古坚昆国也,或曰居勿,曰结骨,亦曰纥嘎斯。
其君阿势,阿势衙至回鹘衙所,橐驼四十日行。
回鹘衙北六百里得仙娥河,河燕北曰雪山,地多水泉,青山之东,有水曰剑河,水悉东北流,经其国,合而北入于海,东至木马突厥三部落,曰都播、弥列哥、饿支。
桦皮覆室,多善马。
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猛。
”仙娥河是色楞格河,雪山是唐努乌拉山,剑河是叶尼塞河上游。
剑河在金元时代是秃马惕部的栖居地区。
《多桑蒙古史》说:“秃马敦,好战之民族也。
”所谓“好战”是对统治者的不屈服。
屠寄《蒙兀儿史记》云:“秃马敦人好歌舞被服缯绘。
”秃马敦的妇女貌美,善歌舞,长于刺绣。
成吉思汗派豁儿赤为林木中百姓之长,征美女三十于秃马敦,是时秃马敦部长歹都忽勒莎豁儿已故,夫人治事,执豁儿赤以叛。
该书又云:“二年丁卯,拙赤帅右手军征林木中百姓,入失黑失惕之地招降秃绵斡亦刺之不里牙惕、巴尔忽、秃巴思。
”“豁里秃马敦者,林木中百姓之一种,分两翼,左翼濒于贝加尔湖之南,右翼在西,与乞儿吉思种地相错”。
巴尔忽即《唐书》之拔也古,乞儿吉思即唐之黠戛斯,失黑失惕即今日之希什希德河,是叶尼塞河上游华克穆河源头南边的支流。
拙赤率大军就是沿希什希德河进入华克穆河、乌鲁克穆河、克穆克穆河流域,降服了这一地区的秃巴思人。
秃巴思人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乞儿吉思人居住在叶尼塞河下游,由叶尼塞河东至安加拉河都是乞儿吉思人活动的区域,也是秃巴思人居处游牧之地。
两族杂居错处、休戚相关。
故有公元1218年秃马惕叛乱,乞儿吉思人配合秃马惕人抗击成吉思汗大军之举。
拉施特丁《史集》上说秃马惕人居住之八河,注入安加拉河。
经考证:在苏联地图上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西北角,排列着许多往北流向安加拉河的支流,较大的并不少于八条。
拉施特丁《史集》上明确地写着:“秃马惕人住在乞儿吉思地区内”。
是知秃巴思即秃马惕。
《蒙古秘史》第九节云:“豁里剌儿台蔑儿干起来的缘故:因为豁里秃马敦地面貂鼠、青鼠野物被自火里禁约,不得打捕的上头烦恼了,听得不儿罕山野物广有,全家起来,投奔不儿罕山的主人。
”它和《唐书·都波传》:“无畜牧,捕鱼鸟兽食之”的狩猎经济是一致的。
以唐之都波当之蒙古的秃巴思、秃马敦,未致有误!以秃马敦、都波为拓跋后裔演化为铁勒蒙古者,亦颇有根据。
秃马敦即后世之土默特者,有《蒙古源流》(新译校注《蒙古源流》第97页注释②。
)可证。
并据此推定《蒙古秘史》的土绵秃别干,《亲征录》的土满土伯夷,《元史》的土伯燕、秃满、吐麻,都是秃马惕的异称。
但另有学者认为:“归化城的土默特并非元代的秃满。
”这一提法,值得学者们考虑。
秃马敦演化为后世的土默特,在唐代则是都波。
岑仲勉著《突厥集史》卷14引《中亚之突厥族》说:“西伯利亚多数鞑靼及北部乌梁海人往往自称都波,有单用者,有与宗名连用者。
中国人常以为叶尼塞河南部人民之总称。
又阿尔泰鞑靼,现时亦自称都波。
”这个都波,就是秃巴思,他们是狩猎民族,与黠戛斯人唇齿相依,有冶铁技术。
由于萨彦岭全是原始森林,具备充分的狩猎条件,正是《蒙古秘史》所说的林木中人,即《唐书》之都波,阿尔泰的鞑靼。
五、史实
在蒙古民族的根源里,应当叙述的史实很多,如:西部之卫喇特,东部之拔也古、布里亚特,极北之骨利干,以及乃蛮、克烈等,他们的祖源都与蒙古民族的根源有密切的关系。
譬如:西藏史籍称蒙古为霍尔(回纥),一因蒙古曾属于回纥联盟,是其成员之一;二因维吾尔的发祥地与蒙古的祖宗之地为紧邻。
再如:克烈与蒙古唇齿相连,塔塔儿与蒙古同族相仇,蔑儿乞惕与蒙古同宗相残……等等。
这些都没有写,只突出地把土默特的来历叙述了一些,概因中外学者,尚有不承认今日的土默特与秃马惕的关系者。
另外,鉴于土默特的民族成分多变化,
六、土默特左旗
历史上,土默特地区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在历史上各有其名,魏晋时称敕勒川,隋唐时称白道川,辽金元时称丰州滩,明代(即北元时期)因蒙古土默特部的入居而得名称土默川。
历史上的土默特地区,自秦汉,特别是明清以来,由于战乱、灾害、屯垦、驻防、互市、商贸等原因,人口迁徙比较频繁。
清时沿袭北元时称谓,设土默特旗,分左、右两翼。
民国年间成为总管旗。
1965年土默特分为左右两旗。
1971年土默特左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1997年,面积2712平方千米,人口33.5万,其中蒙古族3万,占9%,汉族居多数。
辖3镇16乡。
旗政府驻察素齐镇。
2000年,土默特左旗辖3个镇、16个乡: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善岱镇、兵州亥乡、陶思浩乡、把什乡、此老乡、沙尔沁乡、沙尔营乡、白庙子乡、塔布赛乡、三两乡、北什轴乡、枳芨梁乡、台阁牧乡、铁帽乡、哈素乡、大岱乡、青山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0606人,其中:察素齐镇52904、毕克齐镇23016、善岱镇18458、把什乡21011、此老乡9930、兵州亥乡13481、台阁牧乡22726、白庙子乡18994、沙尔营乡18823、沙尔沁乡17011、北什轴乡15752、铁帽乡11736、三两乡13449、塔布赛乡12769、大岱乡16188、哈素乡17298、陶思浩乡15075、只几粱乡18744、青山乡3255。
七、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黄河北岸。
总面积2368平方千米。
总人口35万人(2004年)。
旗介绍驻萨拉齐镇,邮编:014100。
代码:150221。
区号:0472。
位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之间,东与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毗邻,隶属包头市管辖。
南隔黄河与准格尔旗、达拉特旗相望,西和包头市郊区相连,北与固阳县、武川县接壤。
土地面积2379平方公里。
总人口34.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4.1%,全旗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3%,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
蒙古族0.8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29万人。
辖18个乡、3个镇。
旗介绍驻萨拉齐镇。
2000年,土默特右旗辖3个镇、1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31429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萨拉齐镇65087,双龙镇14713,美岱召镇20646,吴坝乡15653,大城西乡12847,明沙淖乡16252,海子乡10824,发彦申乡7437,二十四顷地乡12344,党三尧乡13355,将军尧乡16214,小召子乡11001,程奎海乡5730,三道河乡11793,沙海子乡9081,毛岱乡12092,三间房乡8554,苏波盖乡18518,沟门乡25123,耳沁尧乡4397,公山湾乡2629。
土默特右旗源丰富,地下水资源达869.7亿立方米。
气候适宜。
年平均气温6℃—8℃,年降水量毫米,无霜期140天。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莜麦、糜黍、玉米、高粱、谷子、养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葵花籽、甜菜、胡麻、烟草以及青山党参、正北黄芪、桔梗、枸杞等名贵药材。
沿山盛产水果。
1990年农业总产值24779.94万元。
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以煤著称,储量约达1.68亿吨。
还有铁、黄铜、银、铝等金属矿。
解放后农业经济发展较快,1989年全旗粮食产量11.9万吨,是1947年的5倍,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工、交、财贸、文化科技都得到相应发展。
境内有古迹美岱召和旅游度假地清水沟
土默特之土默特左右旗内蒙古土默特旗在哪里
(所属部门:昆明国旅旅行社客服部)
相关土默特左旗问答
- 2021-02-24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介绍
- 2021-02-24高速公路服务区左右两边都相通吗
- 2021-01-29土默特沿革概述(四)
- 2021-01-26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地名
- 2021-01-26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有多
- 2021-01-26土默特左翼旗
下一篇:内蒙古的土右旗在哪里?具体怎么去
以上是免费给大家的参考信息,所有旅游线路均是云南省内旅游路线组合而成。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站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