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伊朗(五):设拉子——夜莺和玫瑰之城
走进伊朗(五):设拉子——夜莺和玫瑰之城
5设拉子
标签:属于哪儿波斯波利斯属于哪儿居鲁士属于哪儿哈菲斯属于哪儿帝王陵属于哪儿辉煌分类:旅游 从亚兹德到设拉子,沿途都是沙丘以及沙丘间无尽的公路,大约七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设拉子。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亚兹德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古城堡为什么能够数千年保存,因为在这大漠之中数千年的的时间不过就是无休止的轮回。
设拉子是伊朗第六大城市,公元前六世纪曾经是波斯帝国的中心,居鲁士大帝在离设拉子110公里的帕萨尔加德建立了他的都城,而大流士又在离设拉子40公里处修建了波斯波利斯。
来伊朗旅游的人如果不去这两处参观,就等于没到过伊朗。
除此之外,设拉子又曾是赞德王朝的首都,王公贵族们在这里建造了很多花园行宫,古老建筑自然不少。
再加上这里还出了两个伟大的诗人——萨迪和拉菲兹(所以被称为“夜莺之城”),他们的墓地也在这里......因此,设拉子成为伊朗排名第一的旅游城市。
一,古兰经门
这是一座装饰性的城门。
相传赞德王朝的第一位统治者卡里姆汗曾经在城门上的小屋子里放置了一本古老的《古兰经》,用来护佑进出城门的人。
如今的城门是重新修复的,还立了诗人哈菲斯的塑像。
这是城门外的一个傍山公园,
卡里汉姆城堡
这是赞德王朝国王卡里汉姆(1705——1779)时代修建的,大约建造于1750年前后。
墙高12米,四角有高高的炮台。
这里曾经是卡拉汉姆的住所和军事指挥中心。
这个城堡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设拉子斜塔。
这个炮台有明显的倾斜,而其他三个都正常,这座炮台下面有城堡的排水管道,当初设计的时候出了差错,炮台太重,压塌了地下的管道。
所以向地面沉下去。
要不是现在修缮保护,这座炮台以及两边的城墙恐怕早就坍塌了。
城堡里面有中*庭园,周围有波斯宫廷生活的场景的蜡像展览。
其他就没什么看头了。
城墙上用各色瓷砖镶嵌的图案画非常精致,这座城堡从外面看更漂亮。
灯王之墓。
其实就是一个清真寺。
第七代伊玛目卡姆迪(葬在巴格达)的两个儿子葬在这里,为什么会叫”灯王“呢?据说公元九百年左右,他俩为躲避追杀逃到这里,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杀害的命运。
起初这里只有一个墓穴,后来当地人,发现有光从洞穴冒出来,经过发掘,从一只戒指上得知是他们的墓穴。
”灯王“由此得名。
从12世纪起,历代统治者不断翻修使其变成一座神寺,逐渐成为什叶派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
不过建筑大多是新修的。
前来朝拜的信徒很多。
内部庭院很大,女士入内必须裹上清真寺准备的袍子(戴头巾也不行),还得男女分别进入。
规矩很严。
水池边除了游客就是信徒们在静坐。
游客必须有寺里请来的专人带领。
这里就是灯王之墓。
非穆斯林不得入内。
整个门楣和拱顶全用镜面装饰,在阳光下非常耀眼。
这是为了暗喻”灯王之光“吗?
围绕庭院走了一圈。
遇到了来自香港的一对夫妇。
这就是女士必须披上的袍子。
这个景点建议不去,因为清真寺已经见得不少了。
哈菲兹墓。
哈菲兹啊,除非丧失理智,
我才会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
你是一艘鼓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
而我不过是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的一叶小舟。
——歌德
哈菲兹
伊朗最伟大的诗人哈菲兹,就是设拉子人。
人们称他为”设拉子夜莺“,可见他在伊朗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
中国人喜欢拿他和中国的柳永相比”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 ,而伊朗的家庭,即便家里没有《古兰经》,也至少会有一部哈菲兹的诗集。
蒙古帖木儿攻陷舍拉子后两年,已经沦为托钵僧的哈菲兹,贫困终老。
在他死后20年,人们在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花园建造了一座陵墓纪念他。
现在我们见到的哈菲兹墓是由法国的考古学家、建筑师安德烈·戈达尔上世纪30年代设计制作的。
这座多边形的亭子里面,就是哈菲兹的大理石棺。
冠盖上镌刻着诗人的两首诗。
哈菲兹墓是伊朗所有旅游古迹中游客最多的名胜。
哈菲兹一生写了500多首诗歌,大多是歌颂大自然,赞美爱情和美酒,嘲讽宗教的专制、虚伪和偏见,极具叛逆精神。
这座开放式的墓地真是浪漫诗人最好的安息之地。
园中到处都刻着哈菲兹的诗句。
我不认识波斯文,那就用一首我记得的诗句吧:
如果一位设拉子的美女,
有朝一日对我钟情,
为了她那一颗美丽的美人痣,
我不惜把萨马尔罕和布哈拉献祭
可爱的设拉子啊,
你有无可比拟的环境
——哦,真主,
但愿它永不衰败。
——哈菲兹
有你和萨迪的城市,就如同有了两颗明珠,怎么可能衰败?
哈菲兹一生几乎都在设拉子度过,他是一位从一座城市看整个世界的诗人。
他的诗歌也风靡了全世界。
在那寻求情人的旅店里, 能有几多宁静,几多睡眠? 铃声不停地催你登程:
“该上路了,快把行装打点!”
——哈菲兹
我在长廊里流连,想到不能去萨迪的墓地拜谒,心中有些失落和遗憾。
萨迪的《蔷薇园》是我青年时代最喜爱的诗集之一。
萨迪长达30年的漫游经历,有时坐上宾,有时阶下囚,他把整个世界看成一座城市,他本身的经历就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追求。
在花园里走过,到处都是刻着哈菲兹诗句的石板,伊朗是个热爱诗歌的民族,他们对哈菲兹的敬仰告诉我,自由的生活也许才是是人们最终的追求。
能够在诗人墓前拍照,是我这个哈菲兹的崇拜者的荣幸。
用哈菲兹的诗歌来占卜,而且使用老人的小鸟来衔出印着诗句的纸条,据说是伊朗年轻人最喜欢的占卜方式了。
天堂花园
天堂花园入口。
设拉子的天堂花园其实是一座植物园。
2001年它与其它八座伊朗的花园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植物园兴建于1037——1193年,至今有900多年历史了
植物园建成后,各个时期的当政者都曾经在此居住,并且不断扩建这座园林。
诗人哈菲兹非常喜欢这座花园 ,他在这里写下了不少流传于世的诗篇。
1963年以前这里都还是私家花园,现在它已经是设拉子大学的科研种植基地,那天在园子里我们就见到不少在这里读书休闲的大学生。
她们在学习。
背着书包来的,看见我拍照,立即摆出正经的样子。
很可爱的年轻人。
昔日当政者的住所,王宫般的华丽。
莫克清真寺
这是我们中国同胞最喜爱的一个景点。
一百多年以前,一个叫做莫克的商人出资修建的。
伊朗人叫它莫克清真寺。
中国游客喜欢拍阳光透过色玻璃窗映下的魔幻似的影子,就把它叫做“粉红清真寺”,其实,粉红并非主色调。
清真寺只有这一间小小的祈祷室,临庭院的一排是色的玻璃窗,这个不奇怪,以前我们参观过的民居和清真寺都少不了色玻璃窗,不过这里却是整整一排。
光和影的效果自然很不一般。
参观清真寺最好时节是冬天,上午8——10点,这段时间阳光透过玻璃窗形成的效果最佳。
阳光清晰地透过玻璃窗,把色玻璃的影子,与同样灿烂的地毯交相辉映,在不太宽敞的空间里形成万花筒般的效果。
靠在色的石柱前,自己也变成色了。
多的光影让我们早早来到的游客激动不已,伸出手,抬起头。
而来自遥远的阳光的红色就在我们的头顶、手上,乃至我们全身轻灵的漂浮。
哦,我们运气多好啊,有阳光。
前几天来的人碰上了阴天,如果没有阳光,莫克清真寺将平淡无奇,什么都不是。
阳光,多好啊。
莫克清真寺,多好啊。
坐在艳丽的地毯上,迷离的色,视觉被迷幻了,心灵也仿佛被洗涤了
四周都是虹,静静地坐着,像童年那样,作一个虹似的梦。
不说话,看光影变换的奇观,享受生命中这一刻的美丽。
团友们一个个都化了妆,一个个都很美。
用地毯的艳丽和玻璃窗的幻影为粉红清真寺的祈祷室作结吧。
其实清真寺的建筑也是很美的。
特别是它的瓷砖镶嵌图案。
两边是对称的花卉——这在清真寺里很少见。
更为难得的是出现了欧洲的教堂。
莫克是走南闯北的商人,见多识广,在瓷砖画里加入了他国风情,这不奇怪,同时也说明当时的伊朗已经很开放了
和工作人员交谈,知道莫克的后人把清真寺献给了国家,现在所收的门票费,作为清真寺维修之用。
在小卖部,我买了一套明信片,以后,当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寄去一张粉红清真寺的图片,会给他们多大的惊喜。
最后,发几张我们司机儿子的照片。
从亚兹德到设拉子,他一直跟车,七个小时,不是坐车玩,而是帮他爸爸做事。
给他拍照时我发现他很有明星范儿。
每到休息站,他就下车打水和卖糕点,然后就为我们服务......是不是很令人感动?
告别设拉子了,再发几张酒店的图片。
伊朗回放
德黑兰街头邂逅一家三口。
亚兹德聚礼清真寺。
设拉子哈菲兹墓
德黑兰绿宫
前美国大使馆内的伊朗国旗。
浴池奇特的顶
一位伊朗妇女
奇特的门铃。
民居,塔巴塔巴依。
精致的屋顶。
在艾哈迈德清真寺。
奥比扬纳村的妇女
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上的车夫。
亚兹德的房顶
恰克恰克村,拜火教的总坛——此处圣火已经1500年不熄了。
他们的信条,慎言、慎行、独思,对我们这些异国他乡的人是不是也很有启示意义?
伊斯法罕33孔桥。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艺术家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以下全都是伊朗人的照片。
走进伊朗(五):设拉子——夜莺和玫瑰之城5设拉子
(所属部门:昆明国旅旅行社客服部)
相关儒格尔问答
上一篇:没有了
以上是免费给大家的参考信息,所有旅游线路均是云南省内旅游路线组合而成。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站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