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姓氏《钟》钟氏渊源,紫金百家姓排行第三!
客家姓氏《钟》钟氏渊源,紫金百家姓排行第三!
连平县
《客家钟氏》
起源有三:
一是源于子姓,出自战国时期宋国末代君王偃的三弟公子烈,属于避祸改姓为氏。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公子烈奔至许州(今河南许昌)。
为避祸,他以自己曾被封为“钟邑大夫”改子姓为钟氏世代繁衍至今。
戴偃为宋戴公之后裔,戴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
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
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
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
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
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二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
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
是为安徽钟氏。
三钟氏源流始于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孙名建,为昭王司乐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钟赐姓。
到东汉建公十二世孙兴甫,已延续到颖川,兴公被光武帝召拜为中郎将,敕封为关内侯,谥赠颖川公。
颖川公传到四十五世维处,维处次子伯琰,自南宋绍兴年间迁居万载康乐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
郡望堂号
1、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
以颖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
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2、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
南朝宋时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阳等地。
堂号
四德堂:春秋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
晋国公在军府见到了他,晋国公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俘虏。
”景公又问:“你姓甚?”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
”景公命令手下的人松绑了钟离,给他琴叫他弹,他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
景公又问:“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钟仪说:“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
清早起来以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
其他的我不知道。
”范文子对景公说:“这个楚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
他不说姓名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候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是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
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
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
”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从南北朝到清末民初,一千多年间,先后自中原南徙到赣南的客家先民共有561个姓氏,复姓8个(即上官、司马、司徒、欧阳、皇甫、夏侯、诸葛、端木)。
南下大军中,钟姓是其中之一。
产生于河南许昌地区,原本是北方姓氏的钟姓,自公元420年和552年,分别由钟贤和钟宠迁入赣南之后,在这里成长壮大,然后又从这里星散到长江流域,播向全国,走向世界。
赣南实际成为全国钟姓的发详地、集散地。
两支钟姓南徙的第一个落脚点都选在赣州,自公元四世纪初发生“永嘉之乱”以后,中原地区的人民就几乎没有过一天平静的日子。
战乱一个连着一个,从不止息。
“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不堪忍受战乱之苦的中原人民携儿鬲女南徙到当时战乱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谋求生存和发展。
公元420年5月21日,原住河南许昌的钟姓烈系钟圣、钟善、钟贤三兄弟,面对东晋朝解体,社会动荡,草寇窃发,民不聊生,毅然离开中原渡江南迁。
钟圣迁建康(今南京),钟善迁会稽(今绍兴),钟贤迁江西虔州(今赣州)。
这是钟姓第一支南徙始祖。
一百三十多年后,公元548年,南京发生“侯景之乱”,江浙等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钟姓的另一支南徙始祖、当时的梁国临海县令钟宠,于公元552年辞官携着南下,迁往赣州朝天坊(今天竺山)。
无独有偶,两支钟姓南徙的第一个落脚点都选在山清水秀的赣州,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
赣南钟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钟贤在进赣南之后,先在宁都竹坝斜住了一个时期。
恰逢邻省宁化县发生“六戎之乱”(六戎即绕夷、老白、耆老、鼻息、天刚、戎央),刚受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而成为宋武帝的刘裕,下诏征调钟贤为武戚大将军,都督闽中军事人,入闽平叛。
后来他入蜀为官,他儿子钟朝袭封闽中都督,家眷移住宁化石壁村。
钟贤父子是钟姓的人闽始祖。
后来这一支钟姓在唐代经历了“迁坟事件”,在宋代又经历了“元佑党事件”遭受沉重的打击。
但是他们永不言败,在逆境中走了重围,从福建走向邻省赣、粤,走向全国,走向东南亚。
另一支钟姓南迁始祖钟宠,迁往赣州天竺山,在那里一住26年,死后葬在天竺山癸山已向(今赣州市革命烈士墓后面)。
钟宠去世后,他儿子钟匡移往兴国县潋江镇。
从此,这一支钟姓在兴国蓬勃发展,他的裔孙从这里播向赣南全区、江西全省乃至长江南北和海内外。
如宋代迁往湖北洪湖地区的钟清溪,是兴国县钟姓接系第28世钟法洵的后裔。
他在宋绍圣(公元1095)中进士,在湖广做潭州府尹,回家的路上,路过洪湖地区,被那里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定居洪湖地区。
现在湖北省大部分钟姓都是他的裔孙。
元代末年东阁大学士、征边御史钟九龙,原籍江西泰和,他和钟清溪同宗同源,也是钟法洵的后裔。
元代未年在广西做太守。
元朝亡后,他带领应贞、应惠、应德、应祥等四个儿子隐叵在湖南衡山。
钟九龙死后葬在衡山,他的儿孙遍布湖南全省,乃至全国各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这一支钟姓人口超过20万人。
还有浙江鸳湖和江苏淮阳的钟姓始祖钟崇俨,根在赣县白鹭,他是兴国县钟姓接系第29世钟绍京的后裔。
钟崇俨的祖父钟鼎臣,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044)在浙江嘉兴知府。
到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钟崇俨自己也由刑部河南司郎中调任嘉兴知府。
祖孙两代嘉兴知府,造福一方,他的裔孙一部分在江浙发展,一部分回到故乡赣县白鹭乡,在那里盖起了一大片具明清特色的建筑群,成为当今民俗学界和历史学家研究客家民俗的热点。
据统计,目前赣南有地方大姓56个,而钟姓排在第十三位。
《钟氏源流》
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国姓氏群体,尊钟烈为得姓始祖。
钟姓源出有四:源于姬姓,属以邑为氏;源于嬴姓,属于以国名为氏;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62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广西等省区。
钟姓历史名人有钟子期、钟繇等。
姓氏源流
起源一
出自姬姓,伯州犁居钟离故曰钟离,即钟氏,钟子期即其后。
起源二
源于赢姓,为复姓钟离所改。
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
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
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
后楚灵王又允许其复国,但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小国,钟离国君的爵号降为“君”,国境限于钟离城一带(今安徽蚌埠小蚌埠镇双墩村)。
起源三
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
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
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
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吴国。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起源四
源于羌族和吐谷浑部落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有羌族人内附,北魏孝文帝特赐其姓钟氏,全名为钟岂。
其后裔子孙世代为钟氏至今。
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南北朝北魏吐谷浑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钟姓
起源五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少数民族中钟氏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
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氏(盘庚)、蓝氏(蓝光辉)、雷氏,一女名叫龙郎公主。
后来,有一个叫钟志深的汉族青年入赘,与龙郎公主结婚,因而由汉族改为畲族,并将汉姓钟氏带入畲族,钟志深遂成为畲族钟氏的始祖。
隋朝岭南临贺的俚人有钟姓,临贺大概在今广西钟山和贺州地区。
畲族钟姓的先民,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汉化程度较高。
畲族钟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桂数省之地。
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钟吉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抚顺(今辽宁抚顺)、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等地。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nggi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钟吉氏所冠汉姓即为钟氏。
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或音译作钟吉氏,满语拼音为Jonggiya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河(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钟氏、周氏等。
⑵.满族觉罗氏,满语为GioroHala,后有冠汉姓为钟氏者。
起源八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钟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钟里氏、钟拉氏。
后在名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省改为单字汉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九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时期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丁零、公元四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该民族曾称自称为“撒里维吾尔”。
1953年,中央介绍根据其本民族的意愿,确定以同明朝时期的称谓“尧呼尔”谐音相近的“裕固”(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民族称谓。
1954年2月20日,中央介绍正式在甘肃省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钟氏,源出贺郎格家部落钟鄂勒氏族,世居甘肃南部,在清末民初改汉姓为钟氏。
起源十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钟姓发祥地平江
钟姓发祥地平江
不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是发源于今安徽省境。
”先秦时期,钟姓主要活动在楚国境内的湖北、湖南以及山东一带。
汉晋南北朝时钟姓已经向东播迁到江浙皖赣、中原地区,其中颖川钟氏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
隋朝时由于岭南俚人的钟姓在广西和湖南交界地区的势力,随后两广地区的钟姓发展迅速,当地的土著均纷纷加入汉族。
唐朝时两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
宋元明时钟姓实际已经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氏。
宋元明600余年,钟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
中国重新形成了以江西为重心的南部和东南部钟姓人口聚集区。
从清乾隆帝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入台湾,后又有人迁往海外。
《紫金钟氏》
一、钟氏来源
钟氏原由公子烈、钟离接先后启姓钟,均源自河南颍川。
公元前286年的周朝,诸候争霸,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后,公子烈在国亡家破时,以原受封钟邑大夫取钟为姓,避奔豫州(今河南许昌),开创第一支钟姓烈系。
公元前201年,钟离昧为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将,刘邦立汉后,其子钟离接为避父难,弃离字单姓钟,秘奔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开创第二支钟姓接系。
二、迁徙史略
公子烈启姓钟后,在许昌得到很大的发展。
传到十一世钟天桂(字天柱),于公元23年被光武帝刘秀封为“镇蛮大将军”。
东晋末年(公元420年),二十四世钟圣、钟善、钟贤三兄弟被迫迁徙江南,钟圣迁江苏江宁府(今南京)、钟善迁浙江会稽(今绍兴)、钟贤迁江西虔州(今赣州)宁都竹斜坝。
后钟贤父子应诏入闽平叛“陆戎之乱”有功,被封为闽中都督大将军,节度闽省。
后钟朝(字会正)袭父职,居汀州白虎村。
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三十三世钟逵七子三十六孙,因增建汀州府衙而举家再迁徙。
传到四十四世钟尚,生子钟山、钟岱、钟峦,传下七子十四孙。
友文、友武、友勇,叔侄十三人中进士。
公元1068年,钟友武众兄,联合朝中大臣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迫害。
钟氏子孙改名易姓,称郎向闽、赣、粤省避难。
至宋徽宗时,(约公元1111年),才复原姓实名。
公元1248年,钟友武的六世孙钟提龄等五兄弟(简称五龄)随父从福建汀州地区迁入广东五华铁炉坝开基。
后长子钟提龄迁兴宁岗背,次子钟遐龄迁长乐南岭(今紫金县南岭镇),三子钟祯龄迁惠州,四子钟祥龄迁龙川,五子钟瑞龄留居原地。
三、迁入紫金概况
钟氏迁入紫金主要有钟提龄,名壁,钟遐龄,名毡,钟瑞龄,名堂,以及钟雪峰后裔四支系。
(一)钟提龄(名壁)世系
钟提龄裔孙先后从兴宁岗背、五华迁入紫金县,计有8支系。
1、有始八世孙钟希胜于明朝嘉靖年间从五华铁炉坝迁柏埔深塘立居。
2、有甲七世孙钟祖玲、钟祖珠从龙川迁临江梧峰立居。
3、钟文振支系
十世钟九有、钟九经兄弟,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叶南翰塘围迁黄塘石脚下。
后钟九有再迁紫金县城东门开基。
后裔分居紫城东门、附城中布、瓦溪仙女埔、红光坪上、茶岗、苏区艳桑村。
钟九经后裔分居石脚下,新村、车前、曹坑、嶂下村及外迁中山、肇庆、韶关、河源等地。
十四世钟尚选,于明末年间从兴宁石马磜下,迁黄塘澄田立基。
后裔居澄田、临江梧峰长安。
后裔万运一子迁曲江县樟树潭。
4、钟文亮支系
十六世钟重明,于清乾隆年间从兴宁岗背,先迁紫城北门,后迁黄塘圩“同庆堂”立居。
十二世钟柯,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岗背学士,迁瓦溪半岗研坪立居,有后裔外迁惠阳、广宁、四川。
十世钟殷,于明隆庆年间从兴宁岗背寺岗,迁瓦溪半岗坜背立居。
十三世钟永泰,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岗背,迁柏埔方湖开基。
十九世钟绍明、钟绍贤兄弟,于康熙年间从兴宁罗岗,迁瓦溪半岗台坑立居。
十八世钟朝亮、钟朝举兄弟,于清康熙年间从兴宁罗岗,迁乌石澄田水长塘面立居,有后裔迁廉江等县。
十三世钟万深,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罗岗,迁柏埔新丰立居。
后裔居柏埔梅中、临江梧峰。
十九世钟响美,于清康熙年间从龙川山池约,先迁惠阳大岚,后迁蓝塘澄塘(今汉塘)。
其子钟声传、声会、声闻,居汉塘、告坑村,钟声捷迁古竹雅色。
十一世钟鼎魁后裔,迁古竹新坑立居。
十八世钟朝闻,于清康熙年间,从兴宁罗岗迁惠阳芦岚洞开基。
后裔迁凤安东塘立居。
(待考)十四世钟岩于乾隆年间迁瓦溪墩头鹅巷立居。
(待考)十三世钟法成于乾隆年间迁上义郊田伯公凹立居。
其兄法高迁龙门。
钟提龄后裔有分迁好义文光、店前立居。
(二)钟遐龄(名毡)世系
钟遐龄,先从五华铁炉坝迁东莞,后于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迁入今紫金南岭石下开基。
生五子:钟念、钟全、钟安、钟俊、钟亮。
分迁紫金县内14支系。
1、钟念生二子:钟有升、钟有德;钟念迁苏区永光开基,五世孙钟有全后裔,十二世钟南泉、钟南峰留居永光,后裔居陶下、葛藤坑、龙沟角、锡山、炮子、瓦溪茶岗早禾坑、椒坑桃园村立居。
明末永安解元钟丁先为钟念十三世孙。
2、钟全生二子:钟应祯、钟应时。
钟应祯支系六世钟国良,长子钟秀文后裔居龙窝黄沙、五星村,次子钟秀英迁苏区青溪村立基,有后裔迁东莞等地。
钟应祯支系,钟子高后裔九世钟锦成,迁龙窝慎田围开基。
后裔十三世钟镇鲁子孙,主要分居上、下慎田、庆丰、光明、上坑、茶松、黄沙,十七世钟其俊二兄迁惠东宝溪天井湖,十六世钟铁纯、钟克伦迁广西苍梧县、贺州市大平乡立居。
钟应祯支系,钟子高后裔八世钟广仁,迁龙窝公柘村(原洋头小布)立居;八世钟广慧迁洋头蓬凹立居,钟广礼留南岭石下,有后裔迁苏区赤溪南坑分居。
钟应祯支系钟子良,迁惠阳水口大陵岗开基。
钟应祯支系钟子智,迁惠阳横坜潭头开基,十一世钟信仕(苍)回迁上义招元村立居,十四世有迁增城。
钟应时支系部分后裔留居南岭石下村。
六世钟国用裔孙钟本定,留居南岭,后裔居东溪、瑞坵、长告、苏区小北,有外迁海丰、江西、广州及海外;钟本新系留居溪口,有后裔迁瓦溪佐坑、江西龙南等处立居。
十七世钟鸣捷迁四川荣昌县立居。
3、钟安生三子:钟应举、钟应斗、钟应魁。
钟应举支系裔孙迁紫城西门立居,十六世孙钟简清于康熙年间迁青溪岭面立居。
钟应斗、钟应魁后裔,迁海丰黄姜、罗畲、陆丰等处立居。
4、钟俊生三子:钟应龙、钟应鸣、钟应祥。
钟应龙后裔先迁梅县松口,其十二世孙钟连峰(〖XC业.JPG;%100%100)于明万历廿二年(1594年),迁入永安(今紫金县)县城东门,后迁瓦溪红光昂湖开基。
后裔分居昂湖、米湖坑、丁圹坑、九和热水墩头、杨梅坑、双罗、幸福立居。
钟应龙后裔十三世钟宜科,迁瓦溪半岗坪开基,后裔居半岗坪、瓦溪叶塘。
钟应鸣、钟应祥后裔迁惠阳、惠东、龙门、东莞、顺德、博罗等处立居。
5、钟亮生五子:钟朝举、钟朝钦、钟应琳、钟明振、钟明远。
钟朝举、钟朝钦、钟应琳、钟明远兄弟外迁江西等地立居。
钟明远支系,六世钟伯瑜曾孙钟琥,在南岭瑞坵石头塘建有支祠。
后裔分居瑞坵,蓝塘龙舟渡,九和龙田福寿坝,有外迁肇庆高要、四川等。
钟明远支系,六世钟伯瑜曾孙钟玹,在南岭东溪石城围建有支祠。
后裔居东溪、王告村,有外迁陆河罗庚坝、广西桂岭、四川泸州等立居。
钟明远系,六世钟伯瑜曾孙钟琳,在南岭东溪洋埔建有支祠。
后裔居东溪,十五世钟宣纯迁苏区小北开基,十五世钟宣玹、钟宣绳居苏区炮子滩子头、大陂田,十五世钟宣赞居小北,有分迁海丰城、惠东大岭。
(三)钟瑞龄(名堂)世系
钟瑞龄(名堂)生一子钟万里,其后裔迁入紫金的有:
1、四世钟文宣曾孙钟贤,于明朝年间迁入蓝塘博雅莲塘村立基;
2、四世钟文宣曾孙钟以全,后裔于明末期间迁入九和热水立居;
3、四世钟文广曾孙钟以成,后裔钟镇南于明末年间迁入九和榕树堂立居,后裔分迁九树公坑、东莞九明山立居。
4、四世钟文兴后裔(十四世)钟汝贤于明朝年间从梅县松口迁瓦溪庄塘开基,后裔分居庄塘、上围、半岗台坑、围坳丁塘坑。
5、四世钟文兴孙钟爽后裔迁中坝富坑立基。
6、四世钟文兴后裔迁义容蒋洞、新民钟屋排立居。
7、四世钟文广后裔十二世钟荣龙,于明末从河源黄村迁黄塘长岌立居,有后裔迁广西贺县、平东县源头镇、源头街。
8、四世钟文广曾孙七世钟荣昌,于明朝成化年间,从五华三多齐迁黄塘庙前(原埔尾)定方开基。
后裔分居庙前、上黄塘、下黄塘、曹坑、铁嶂、嶂拔、附城中洞、雅前、柏埔高桥、下深塘、临江元丰店下等地,后裔有迁广东高要、鹤山、广宁、广西玉林、四川成都等地。
9、四世钟文美支系
钟文美子钟允杰后裔(十一世)钟月溪,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泥陂叶塘圩,迁龙窝莲塘开基。
后裔居莲塘、琴江招屋排,其十九世钟玉浪、钟玉献、钟玉魁、钟玉端迁广西,十九世钟玉富、钟玉群迁四川。
钟文美子钟允杰后裔钟荣溪十二世钟法鉴,从兴宁泥陂叶塘圩,迁乌石角开基。
后裔居石角,十六世钟赞及迁龙窝竹径曾坑立居。
钟文美后裔钟尚仁十五世钟毓瑞,迁蓝塘汉塘下坪立居。
钟文美后裔继约十五世钟以策,迁蓝塘汉塘高车立居。
10、四世钟文兴孙钟爽后裔,九世钟赐迁附城格坑开基。
后裔居格坑、瓦溪半岗金竹岗,十世钟毓华迁瓦溪下濑桥头立居。
12、钟瑞龄后裔,十三世钟瑞晶从五华迁乌石升平曲岭开基。
后裔居曲岭、瓦溪高田刈田洋。
13、钟瑞龄后裔(何世何祖待考),迁临江光坳立居。
(四)钟雪峰后裔
钟雪峰后裔十五世钟奕槐,于康熙四十四年(1765),从平远长田乡罗坑迁入黄塘拔寨开基。
后裔居拔寨、曹坑村,及有外迁曲江、四川等处。
四、堂号、典故、祠堂与堂联
(一)堂号
“颍川堂”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公子烈奔豫州(今河南许昌),以封邑“钟城”大夫启姓钟,为许州第一支出自子姓的钟氏。
公元前201年,项羽大将钟离昧遇害,其次子钟离接为避父难,回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弃离单姓钟。
为许州又一支出自子姓的钟氏。
这两支钟姓都是宋国桓公御说的裔孙,同宗共源,相互依存。
秦代,改许州为颍川郡。
其时,颍川人钟兴,东汉光武帝召拜中郎将,封关内侯。
钟逢治次子钟烈十一世孙钟桂,颍川汝南人,东汉光武帝封为“镇蛮大将军”,并赐金铜玉图。
钟繇,颍川长葛人,魏国魏文帝封为大理、相国。
钟毓为魏国车骑将军、徐州都督、御史中丞。
钟繇少子钟会,三国时镇西大将军、关内侯。
钟氏在河南颍川郡成为名门望族,后裔为纪念钟氏发源地“颍川郡”,以“颍川堂”为堂号。
(二)典故
“高山流水”春秋时楚国人钟子期,深知乐理,洞悉音律。
伯牙鼓琴,子期听之。
子期拍手赞道:“巍巍乎若高山!”伯牙不答,又将琴再鼓,赎在流水。
子期又拍手称赞:“荡荡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高山流水识知音”的典故出自于此。
“舞鹤飞鸿”三国时,钟繇,字元常。
三国魏大臣,书法家。
汉末举孝廉,封东武亭侯。
魏受禅,进太傅,封定陵侯。
钟繇善书法,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
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他与晋代王羲之被后人推尊为行楷书法家代表,并称“鍾王”。
“舞鹤飞鸿”典故出自钟繇一代书法宗师。
(三)祠堂与堂联
1、钟氏宗祠
紫金钟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中期。
安放廿五世钟朝、四十六世钟友武祖牌,位于紫城镇儒林街7号,座北朝南(大门朝东),为上三下三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3平方米。
2003年按原位置、原规格、原朝向重建。
大门联:
南朝都督,北宋相臣。
顶梁联:
家传道学遗风想行为士表德可人师自昔清芬照谱牒;
地萃山川毓秀看藻淡笔峰谰翻秋水从今运会际去礽。
2、钟天柱祠
钟天柱祠(四十九世祖),位于龙窝礼坑村,座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清代咸丰庚申(1860年)。
为上三下三砖木结构,面积约330平方米。
1993年按原位置、原朝向重建。
大门联:
神江领袖;越国簪缨。
顶梁联:
鸿基开汉晋,名流行士有为人师,将才镇蜀,相业宏京,当时葛庇椒藩,满床牙笏荣家乘;
骏烈衍闽汀,统绪由枚郡抵循州,建祠礼坑,枝分岭峤,此际珠联壁合,累叶簪缨炳国华。
五、祖训、家训
(一)祖训十二款(选)(理公派)
家规当法一家有一家之规,凡为子孙者,当祗厥父以鞠养育之恩;为弟者,当恭厥兄以尽手足之义。
今日为人子弟,异日则为父兄,上行下效,理势必然。
故孟子云:身不能行其道,则道不能行于妻子。
此规模所当法也。
家法当守家有家之法度,故吾子孙当守其法度。
勿戏嫖赌,勿好争讼,勿以强欺弱,勿以富贵骄贫贱,各务职业。
此法度所当守也。
耕读当为吾家子孙,不耕则当读。
盖勤耕则可以养其身,勤读则可以荣其体。
田若不耕仓库虚,书若不读子孙愚。
此耕读二字犹我子孙所当习也。
勤俭当务勤为立身之根本,俭乃处世之良方。
俭而不勤,则无以开财源;勤而不俭,则无以节财用。
盖勤则变其贫,俭则足其用。
古语云:男勤于耕读,女务于纺织,量其所入,度其所出。
此勤俭所当务也。
族义当尽(略)
嫁娶当慎吾族原是福建汀州府世族之家,继而发于粤东。
凡婚姻嫁娶之事,必择故家乔木,良善之士,礼仪家风,斯可以成配偶。
吾家之化,不可贪财苟求,不可嫌贫配愚。
此嫁娶之道,不可不慎也。
教子宜严凡吾家教子者,须幼时严训,勿纳闲邪。
教之道无他,八、九岁时,宜择严师教诲,勿使其放荡。
又须处于贤良之士,使子弟日习威仪,闻其义语。
惜子当惜其心,勿惜其皮,书云:惜之大过,教之不行则反夷矣。
溺爱不明,偏纵有害,致子弟失于教诲,流入匪类是谁之过?此教子所宜严也。
贫而无谄凡吾子孙,承祖宗根本。
或居如蒙正住窝,衣如子路緼袍;或因世道衰微,因天灾人祸,以至贫穷困顿,亦当安守其贫,不可妄作非为,自取祸败媚于石崇之辈,自为贱人。
须知人穷志莫穷,视人富贵如浮云,勤俭劳作,大小生意,可养生度日,洗脱其贫。
此为贫所当无谄也。
富而无骄(略)
远族当认吾族自河南支发江西、福建,派分广东各县,皆是祖宗一脉源流。
凡有族人往来,远族相会,须念同宗之爱。
勿论亲疏,勿论远近,当辨其尊卑,以友恭之,不可轻慢视若路人。
昔大舜尚睦九族,张公艺九世同居无闲语,故吾子孙应远族所当亲认也。
祖坟当祭夫、祖坟者,乃祖宗安魂之地,子孙托祖之所也。
凡为子孙者,岁遇清明、端午、重阳、冬至,新春佳节,当供岁祀,尽其报本追远之礼,以奉先祖。
人无祖宗,身从何来,况且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为万物之灵,反不如鸟兽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此追远当诚,祖坟当祭也。
宝藏谱牒谱牒者记祖宗之功德,载万世之原委也。
世人以金玉为重,不知谱牒比金玉宝贵焉。
夫、国朝以史书为宝,缄之金丝,藏之石室,然者无他,正于存辑祖宗之历数,为子孙允祚无究也。
谱牒之宝,也如此也。
故凡吾子孙,务宜珍重緼藏谱牒,无谱则族秩紊乱,后代无可跟录本源。
还须辑荪之功,上记祖宗之系派,下录子孙之血脉,代代相承,此谱牒之当宝藏也。
(二)祖嘱八则(选)
怀忠义君臣冠于五伦,故己登仕者,无论职之大小,应皆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语云:士以文章报国,言文学者即裕有经济也,可不勉诸。
敦孝弟亲者身所出,不有亲何有身,不顺亲曷为子。
故为子者,须守身以事亲,勿忘亲以及亲。
尽职分所当为,与势力所能为,而为之而后能。
为人子者,始克为人父。
兄弟有分形无分气,语云:打虎不如亲兄弟,甚言兄弟之亲,患难相扶非他人比。
苟兄弟不和,不唯有乖同气,亦非门庭之福,而父母亦忧而无安乐,是不弟即不孝也。
必曲体亲心,则祗父恭兄长,太和在一室者,而兆福有攸归矣。
睦宗亲礼曰尊祖故敬亲,敬亲故睦族,所以明人道重人伦也。
故必长幼尊卑秩序而分明,冠婚、丧祭、喜庆而尤恤。
善相劝、过相规、勿持富贵而欺贫溅,勿逞豪强而凌良弱。
尊齿德齿者天所寿,德者天所亲,亦即祖宗所默佑。
若族有人,文献于是征,里闾于是耀,可不敬乎。
故必外尽礼,内尽诚,某其所不及,助其所不足,则齿德俱尊。
勤职业天生四民,各授之职业,能尽其职,乃不为天地间弃人。
故士宜笃志诗书,农宜力德田畴,商宜贸易迁货,工宜精良业艺,各司其事,专而不纷,方能有成。
尚节俭创业与守成并难,一布一帛当思不易,一米一粟当念维难。
以其奢糜而生不足,曷若省约以存有余。
须出入有经,日用有度,惜往日之勤劳,留得后人之福泽。
顾廉耻观人必观其所为,志士必当真其所守。
取非道非义之财利不廉,为非道非义之事则无耻,廉耻丧去,尚何父兄宗族之有哉。
须安分守纪,忽贪不当得之财,勿做心上过不去之事。
冰清玉洁,光明正大,方是真人品。
息争讼争者讼之端,讼者身之累。
故以其争长论短,瞒心昧己受法惩于公庭,曷若安分守己,退步让人得安生于盛世。
即属异姓,宜情恕理,况且在同族。
语云: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此真退一步,行安乐之法也。
六、紫金钟氏人物简介
钟丁先(1613年——清康熙年间),字后觉、南山。
号忏云,今紫金苏区永光村人(原属南岭乡),钟遐龄后裔,明末广东解元。
他自幼聪颍,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广东乡试,中解元(举人第一名)。
1644年明朝亡败。
钟丁先倾尽家产,募兵勤王。
明幼帝福王朱由崧迁都南京,封钟丁先为福建监军道,在后,桂王朱由榔建都肇庆,升钟丁先为参议,次年又升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
钟丁先组织粤东民众抗清,在福建汀州、广东惠州等地,与贺、黄总兵,紫金县令王孙兰等清军相持十余年,大小数十战。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朝覆灭,钟丁先解甲回乡,削发为僧,隐居天字嶂万寿庵和凤安下石彼岸庵。
清康熙年间,在凤安彼岸庵辞世,乡民感其忠义,将他的衣冠、靴、体分三穴葬在庵侧,并刻碑联题:“节义无双士,文章第一人。
”著有《四书明微》及许多诗词流传于世。
1987年钟丁先墓地定为紫金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夏该墓重修并建有纪念亭。
附:钟丁先词四首《渔》、《樵》、《耕》、《牧》
渔烟浪几重,波浪几重,烟波浪里过秋冬。
执丝轮,钓鱼龙,渭滨千古有遗风。
得鱼沽酒歌沧海,不脱蓑衣卧月中。
那管流西,那管流东。
樵富也无心,贵也无心,生平本分在山林。
歌新曲,傍松荫,聊将野史漫推寻。
客来借问山何闹?惟有樵夫与百禽。
一半歌声,一半鸟音。
耕朝雾满蓑,暮雾满蓑,春来布谷在山坡。
三春雨,数亩禾,含哺鼓腹乐何多。
历山事业无今古,一曲清音任我歌。
此际唐虞,此际耒锄。
牧郊草芳菲,野草芳菲,云烟郁郁锁柴扉。
鸡鸣起,日暮归,短笛无腔信口吹。
名利不干身外事,秋冬饱暖乐牲肥。
不理闲事,不理闲非。
钟时行(1737—?)南岭东溪村人。
自幼聪明过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甲午科中举,出任高州府廉江县令。
清廉为政,一连数任。
告老还乡时,当地老百姓恭送“万民伞”,并在廉江石城内,筑生祠雕像纪念。
钟时行回南岭后,仿北京宰相府式样,扩建文天祥大忠庙,并作楹联:“蒙难既三年,想燕北艰贞,只觉陆死海,张死山,尚逊从容就义;驻师才八月,数南岭事迹,浑如韩寓潮,苏寓惠,同流尸祝芳声。
”
钟镇鲁字天升,明朝嘉靖期间南岭东溪村人。
长大后跟随师傅在汕头南澳岛(县)开铁铺。
嘉靖后期,海盗猖獗,一天,海寇来劫南澳,守岛镇台担心寡不敌众,引兵撤退,留下守城大炮数十门。
待敌准备入城抢劫时,钟镇鲁登上城楼,点燃已装药的大炮,众贼以为中计,四处惊慌逃走,从而守住了南澳。
后被封为南澳统兵,接着升任守备、南澳前总镇(镇台)。
后钦旨授其为广东各处总镇府兼水陆挂印左都督。
钟德馨(1881~1963),号华雄,黄塘澄田人,1905年被委为中国同盟会香港深水埗主盟人,兼任孙湄秘书。
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委为海外评议。
钟震华(1888~1958),南岭王告村人。
1923年就读黄埔军校。
后被保送日本早稻田陆军学校深造。
后在陈济棠部下任职,累至团长,后升任国民革命军156师472旅少将旅长。
1943年,为筹建龙窝琴江中学任董事长。
1945年任紫金县县长。
钟鼎铭紫城镇人,字可箴。
邑庠生,创办清代本邑“义仓”。
钟载功紫城镇人,字衡斋。
1912年创办紫金邮政局,首任局长。
钟载响紫城镇人,1925年任国民党紫金县党部常务委员。
1941年创办紫金县城第十小学。
钟觉民紫城镇人。
创办紫金师范学校。
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少校政治指导员,后任广州中山医学院事务主任。
钟大全南岭人,明洪武年间,任江西石城知县。
钟载阳苏区青溪人,雍正十年(1732年)恩进士。
钟学熙紫城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钦赐进士。
钟最响南岭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
钟及香蓝塘汉塘人,道光五年(1825年)钦赐举人。
钟英才瓦溪半岗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武举人。
钟大纶紫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钦赐举人。
钟玺初苏区青溪人,曾任国民党少将。
钟有令龙窝莲塘人,1946年任上海太仓城防司令。
钟醒魂龙窝慎田人,曾任国民党军队师参谋长。
钟学栋紫城人,1946年任南昌军校少将教官。
钟荣光黄塘嶂拔人,在台湾任师长。
钟百春南岭高新人,在台湾曾任空军少将教官。
钟辉光黄塘嶂拔人,在台湾任师长。
钟焕黄塘庙前人,曾任北京军区军级干部。
钟苏瓦溪茶岗人,曾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长。
钟良南岭瑞丘人,曾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处长。
钟斗祥洋头人,曾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钟挺芳龙窝竹径人,现任广东省劳改局纪委书记。
钟国青紫城人,曾任广东省海洋监督厅厅长。
钟镜深紫城人,现任广东省机械工业总公司经理。
钟南金苏区人,现任广东省打私办副主任。
钟伟云黄塘上黄塘人,现任中联部副司长。
钟立人黄塘拔寨人,现任深圳武警边防支队政委。
钟一强南岭高新人,大革命时,任紫金县农民协会会长、苏维埃政府主席团主席。
革命烈士。
钟灵紫城人,东征时任紫金特别支部书记,1932年任大埔县委书记等。
钟佛燕瓦溪红光人,曾任紫金县政协副主席。
钟木兴龙窝公柘人,现任紫金县副县长。
钟亦雄瓦溪半岗人,现任紫金县副县长。
钟蔚新南岭东溪人,1946年任国民党军队团长。
钟博文黄塘嶂拔人,1947年任紫金县参议长。
钟汉寰柏埔深塘人,1945年任国民党军队中校教官。
钟澄锡九和热水人,1945年任第四战区兵监部处长。
钟荫田苏区小北人,现任深圳市罗湖区委副书记。
钟士华南岭王告人,现任广东省石油总公司处长。
钟鉴昌龙窝琴口人,现任河源市电信局副局长。
钟洪茂龙窝光明人,曾任紫金县副县长。
钟瑾芳龙窝竹径人,现任深圳市国家自然保护管理局局长。
钟镇南乌石澄輋人,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处长。
钟作旺九和热水人,现任河源市源城区武装部部长。
钟作文上义招元人,现任连平县武装部部长。
钟作仁瓦溪茶岗人,现任河源市统计局局长。
钟秀华瓦溪叶塘人,曾任北海舰队司令部处长。
钟瑞庭瓦溪半岗人,曾任阳山县武装部政委。
钟新明瓦溪半岗人,现任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钟其山瓦溪半岗人,现任深圳市电视制片厂副厂长。
钟伟强瓦溪半岗人,现任肇庆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政委。
钟荫芳龙窝庆丰人,曾任航天部601研究所副处长。
钟新来黄塘上黄塘人,现任广州体育学院深圳分院院长。
钟庆铭黄塘澄田人,曾任中山大学法律研究所所长。
钟诚黄塘澄田人,现任广州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
钟慕尧黄塘澄田人,现任广东省樟木头林场场长。
钟国彬黄塘澄田人,现任惠州市农业银行副行长。
钟石添临江梧峰人,曾任河源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钟运其黄塘曹坑人,曾任河源市教育局副局长。
钟庚发上义招元人,曾任广州经济管理学院处长。
钟文黄塘庙前人,现任外交部亚洲司二等秘书。
钟新航黄塘庙前人,曾任紫金县副县长。
钟远青好义积良人,曾任东源县武装部副部长。
钟寿祥龙窝莲塘人,曾任紫金县委副书记。
钟俊明龙窝莲塘人,曾任广东省武警总队副团长。
钟寿辉龙窝莲塘人,曾任肇庆市工商银行副行长。
钟世杰柏埔深塘人,曾任武汉军区师级教授。
据统计紫金钟姓人口6万8千多人,紫金百家姓排行第三位。
客家姓氏《钟》钟氏渊源,紫金百家姓排行第三!连平县
(所属部门:昆明国旅旅行社客服部)
相关连平县问答
- 2021-01-28以深圳籍客家人为主的海外华人侨居国
- 2021-01-28上犹县部分姓氏堂号、宗联、门楣题辞
- 2021-01-24苏里南共和国是什么人种,外国人讲客
- 2021-01-13全职猎人:揍敌客家族实力排名,奇犽
- 2021-01-12多源流姓氏凌姓的迁徙分布情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上是免费给大家的参考信息,所有旅游线路均是云南省内旅游路线组合而成。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站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