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
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
乃孜尔
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
维吾尔族的葬礼是一件隆重而又严肃的礼仪。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后,葬礼仪式皆按伊斯兰教 的礼仪进行,盛行土葬。
维吾尔人认为在星期五、 肉孜节、古尔邦节去世 是死者 的幸福 。
许多民族都有“落叶归根”的习俗, 而维吾尔 族却更为讲究这一点,他们愿意在自己家一两天也可以,但最 多不超过 三天,以免尸 体腐烂。
葬前,要由专门的人员为死者净身,一般请清真寺的买僧和一、两位年长的男性为死者净身,若死者是女的,则请年长的妇女或布维来为死者净身, 童男童女男女都 可以洗。
洗净之后,用新白布将遗体缠裹起来, 一般男的缠三层,女的缠五层。
净身时,其他人 不得入内,阿訇要里静静地死去。
如患者无望时,他们便回到家 里,而不愿死在 病房;有人突然在外地去世,家属也要千方百计把尸体运 回家乡埋葬。
维吾尔人在家 里去世后,对死者进行一番处理之后,才去向 有关亲友报。
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去世,讲究比较多一点。
人支世后,其面部要朝西方向安放,并用干净白布遮盖,用布绑住其下巴,使其 嘴闭住,使人 感觉死 者安详地睡在那里。
维吾尔族实行速葬,一般情况下,人 死后,尸体在家停放时间不长,早亡晚埋,晚亡午葬,若其子女在外, 等 在净身的门前替死者祈祷赎罪(小孩子不进行赎罪 仪式)。
净身后,将尸体放在“塔五提”(抬尸木架)里,并盖上布单,由亲友护送到清真寺举行葬礼(妇女不参加葬礼)。
进寺后, 首先做“伊斯卡特”,意思为最后一次施舍,将分好的钱及财物给寺 里的阿訇和其他人。
然后行“站礼”,由阿訇念经、祈祷。
此后 ,即送往墓地土葬。
墓坑成长方形,长2米,宽1米左 右,深近 2米 。
壁开洞,置尸体于洞中面朝西。
入 葬前,由阿訇念经,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各抓一把土,在念经后撒 在尸体周围, 之后用土块把洞口堵死,再填平直坑。
坟的外形大都是长方形,有的还修成宫殿的样子。
维吾尔人家一旦有了事,其亲人远均失声痛哭,邻里街坊一旦听到哭声立即前来悼念,进行安慰。
每来一批吊唁的人,死者的亲人就失声大哭一次。
边哭边唱,维吾尔族的没有统一的词 和内容 ,而由唱者自编。
内容主要是颂唱死者 的德性,表达死 者亲人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等。
死者的近 亲好友一般要系白腰带,妇女除系白腰 带外,还要披白盖头。
葬礼 结束后,要 在人死后的第三天、第七天 、第四十天和周年举行“乃孜尔”。
“乃孜尔”是“祭事”的意 思, 是对死者表示缅怀和哀悼 的主要活动。
(维吾尔葬俗:口头鉴定)
在维吾尔民间的葬俗中,把死者埋入坟墓 之前,有给死者的一生作一个口头“鉴定”的习俗,这是普遍流行的,但具体作法各地也略不同 。
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等地,下葬仪式一结束,死者的长子或其他至亲便问主持阿訇:“我死去的父亲或某某 是怎样一个人?” 阿訇便含出一连串套语,中心意思就是证明死者是 个虔诚的穆斯林。
在有些地区则不是问阿訇而是 问参加葬礼的众乡亲,“鉴定”的民主气氛相当浓,人们七嘴八舌,从各自的角度评价死者。
有 的说他(她)一生为人很正派 善 良,从不做 恶事;有的说他(她)一辈子都很勤劳、廉洁 ,从不侵吞不义之财;有的则说他(她)是好穆斯林,从不耽 误每日的五次礼拜,颂扬他(她)的功德和善行。
对于个别印象 “不好”的人 也不过是评价不 高而已,但评价的侧重点要在奉教的表现上。
对死者“鉴定”之后,其儿子或其他男性至亲还要讨众人的“热阿孜”。
“热阿孜”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里表示“ 满意”、“情愿”、“详解”等意。
由死者的儿子或男 性至亲当场问死 者生前有无欠大家的债,这也是维吾尔葬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安息。
( 维吾尔葬俗:驱鬼避邪)
在维吾尔民间,当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病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其亲属就请来一位阿訇到家里念经驱鬼避邪,同时,由阿訇用小木勺往弥留者的嘴唇上不断滴着“符水”。
弥留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其儿孙还要把家里擀面时用的布单“苏铺位”拿到老 人身旁展开,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
这些民俗事象 ,都是以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赏善 罚恶、天堂地 狱等信仰为背景的 。
维吾尔人认为,人处在弥 留之际时如果没有阿訇在身边念诵驱返鬼经,不往嘴里滴符水,亚魔“邪伊 坦”就会乘机而来,以其父母亲的形象出现在生命垂危者 的眼前,引诱其魂灵骗入火狱中,这对死者是一个极大的不幸。
在有些地区,当人暴病猝死,没有来得及往嘴里滴符水时,人们不定期会议论 :“此人去的不 干净 ,可能被拒之天堂大门之外”等等。
人们认为,把寿星的掌印留在“苏铺拉”上面,就可以把福大寿长的“特性”留 住,遗传给后代子孙。
当弥留者气绝身亡时,阿訇立刻用早 已准备好的白布将死者的下巴托起绑住,以防其下腭脱节闭不住嘴,将来把裹尸布“咬住” 。
同时,也将死者的两只脚的大拇指拴 在一起,以防一条腿 压在中一条腿上“交 叉”起来。
人们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 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 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
人们出于这种提防心理,在洗尸时把那些绳结打开,洗完之后,尽管尸体早已僵硬,但还要照样绑好拴住。
在 有些地区把尸体放入墓穴之后,还要查看一下死者的嘴 巴是否咬住了 裹尸布,并在其两脚之间立一块土坯 ,以防两腿交叉。
(维吾尔葬俗:祭奠活动)
维 吾尔民间在死者去世当日、3日、7日、 20日、40日 和周年时要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
其形式是宴请乡亲做“杜瓦”即祈 祷,请阿訇诵经 等。
在所有的闰祭活动中,周年祭最为隆重。
祭奠中的饭食就是用大块的牛羊肉做成的抓饭。
饭前饭后, 都要做“杜瓦”即祈祷诵经,并向亡者的家属表示慰问。
在城市里,除抓饭外还有其它食品,如糖、干果、糕点等摆事实在桌子或餐桌上。
祭奠活动中不饮酒、不高声谈笑,在室内也不播放音乐,整个 场面从始至终都是肃穆的。
凡来参加乃孜尔的来客都带礼物, 按传统惯例,有三个以上的大白面馕、砖茶、方块儿糖、白布等。
如果那一天被邀请人有病或因急事不能来,事后也得准备一包礼物,走这个礼补这个情。
年祭之后, 一般不再举行乃孜 尔 了。
(维吾尔葬俗:栽白杨枝)
在维吾尔丧葬习俗中,还有一个在堆起的坟丘上立刻栽一根有胳膊粗的白杨树枝的习惯。
在来坟头为亡人祈祷和致祝词时,还提来一“巧贡”(一种铜制盛 水用具,主要用来烧水)哐一葫芦水浇 在“树”根上,希望它生根成活。
事实上树枝成活抽叶、长大成树的极为罕见。
人们把这种行为不叫载树,而称“栽哈达”。
“哈达”在维吾 尔语 里特指栽在坟丘上的长木杆。
在此以后的岁月里,每 年还要不定期地栽 一棵新树枝,这被 称做“换哈达”。
换哈达一般在传统节日的早晨,也就是节日礼拜之后,从清真寺直接去上坟扫墓之时。
这也许是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理作用下形成的 风谷吧!换哈达是周年祭奠之 后,人们 祭奠、悼 念和缅怀已亡祖先的 一个主要方式。
人们把新枝紧挨着原来的枯枝栽下去。
正因为是这样,在禾田、喀什等地的坟丘上都有一簇枯木,构成了荒凉、凄惨、悲哀的景观。
许多枯木 上还系挂着千万条经 过风吹、 雨打、日晒退色的布条, 它们在戈壁上的劲风中不住地狂飞乱舞。
有的枯木上悬挂着或用木刻或用布做的三角形“符”,还有牦牛尾巴、塞满麦草的羊皮筒等也在风中 抖动着,更增加了悲凉而神秘的气氛。
昆明国旅,
责任
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乃孜尔
(所属部门:昆明国旅旅行社客服部)
相关克孜洛尔达问答
- 2021-01-13带你读懂塔吉克斯坦的文化与习俗(附
- 2021-01-13维吾尔族的“乃孜尔”
- 2021-01-13塔吉克族的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
上一篇:塔吉克族的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
下一篇:维吾尔族的“乃孜尔”
以上是免费给大家的参考信息,所有旅游线路均是云南省内旅游路线组合而成。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站长QQ:。